亨利·梅哲
亨利·梅哲(Henry Simon Mazer,1918年7月21日-2002年8月1日),指揮家、音樂家。美國匹茲堡人,師從弗里茲·萊納,曾任佛羅里達交響樂團指揮、匹茲堡交響樂團副指揮、芝加哥管弦樂團副指揮。
1985年梅哲赴台灣籌組韶韻室內樂集,並擔任音樂總監。同年樂團改名為台北愛樂室內樂團,1991年擴編為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。梅哲自1986年起定居於台北,直到2002年過世為止。在他帶領下,台北愛樂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古典樂團,並在1993年赴維也納愛樂廳(俗稱黃金廳)舉行音樂會,寫下華人團體首次在該廳演出的紀錄。
風格
梅哲在美國時期留下的錄音不多,目前只能根據報導與評論來推斷,知道他是典型的美式指揮,熱情奔放、灑脫不羈,同時偶爾會有過於浮誇的缺點。
他在台灣時期的音樂表現轉為深沈內斂一路,人文氣息極重,並且非常善於醞釀氣氛。其風格和華爾特、巴畢羅里、傑力畢達克等人可算是光譜上的相近色系,而又自成一家之言。梅哲的音樂在晚年愈加深化,雖然因為年事漸高而對樂團控制逐漸有些不從心,但意境越來越廣闊,感染力也更為強烈。
在指揮技巧上,梅哲承襲了老師萊納執簡御繁的風格,以極少的動作,乃至於只用眼神指揮樂團。當樂團演奏流暢時,他甚至會完全放手,「從旁欣賞」樂團的表現。長期跟隨梅哲學習指揮的林天吉說,梅哲指揮時給的不是「拍子」,而是該給什麼給什麼,並總是在樂團需要什麼樣的力量之前先給出來。「他常講有時候不打拍子比打了還好,因為用的是大家的意識,而不是你去掌控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